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彗星物質來自我們的太陽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天文教育科學館
http://www.tam.gov.tw/news/2007/200701/07010501.htm
當科學家於2006年初開始分析星塵號(Stardust)太空船帶回的Wild 2彗星微粒,發現其中有些顆粒是在恆星的核心中如此熾熱的環境中形成,而且太陽也在這些「恆星」之列(天文速報2006.03.16 彗星物質有可能在太陽周圍形成)--這個結果讓天文學家大感困惑,這些物質是如何從太陽熾熱的內部傳遞到太陽系邊緣冷冽的太空中,成為彗星的一部份呢?關於現行太陽系形成的理論是否需要修正呢?經利用同位素研究結果,太陽系天文學家的惡夢成真--Wild 2彗星的確來自早期太陽。但是,這些物質究竟如何抵達太陽系外圍的彗星形成區,仍是個謎。

星塵號彗塵樣本是在2004年蒐集,然後於2006年1月送返地球。科學家相當興奮,因為彗星中攜帶的古老物質可讓他們瞭解太陽系早期的狀態,解開太 陽系形成之謎。 在星塵號任務之前,曾有理論認為所有的彗星都是在太陽生成之前,由太陽星雲中的塵埃粒子組成。但結果卻從不曾發現過這類寒冷環境生成的塵粒。直到分析星塵 號送回的彗星塵粒中,才發現一顆塵粒是在太陽系誕生之前,於太陽星雲外圍的寒冷環境中生成的。彗星專家Frank Stadermann苦笑道:雖然只發現一顆,可是總比一顆都沒有好!至少還有一顆微塵可以讓我們瞭解彗星由何而來。從目前分析結果,彗星專家們認為太陽 形成之前的物質大約只佔了整個彗星組成的萬分之一而已。

既然彗星絕大部分組成都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太陽星雲,而非遠方恆星的殘渣,那麼這些物質究竟是如何從太陽鄰近區域漂移到40天文單位遠的冥王星軌道以外 而成為Wild 2彗星的一部份呢?雖然天文學家們仍沒有明確答案,不過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整個太陽系物質顆粒混合的範圍遠比預期的還廣泛得多;而且往後分析彗星物質時, 無法再從彗星物質的成分得知它們究竟是從浩瀚宇宙的什麼地方產生的。這對將來的彗星研究將是一大挑戰。

資料來源:http://www.nature.com/news/2006/061211/full/061211-14.html, 2006.12.14, KLC

沒有留言: